車友聽說吃完荔枝不能馬上開車,否則會被查出酒駕,有人就曾被抓包,真的嗎?除了荔枝,還有哪些食物吃了不能馬上開車?
剛吃完荔枝馬上用儀器測酒精值,確實會查出有酒精含量,但是過十幾分鍾再測,酒精值就會下降甚至歸零,所以車友們不用太緊張,吃完荔枝隻要過一會兒再開車就沒事了。
現在正是荔枝成熟的季節,而這兩年爆出不少吃完荔枝開車被查出酒駕的新聞,所以司機朋友先看看這則新聞吧——
2014年6月12日晚,福州鼓山派出所民警發現一司機有酒駕嫌疑,但對方堅稱沒喝酒,隻是開車時吃了幾顆荔枝。民警用儀器檢測發現該司機體內酒精值很低,僅有6mg/100ml,達不到酒駕標準,按規定不予處罰,但必須暫扣車輛。為證明丈夫沒喝酒,司機妻子做了測試,在接受吹氣測試確定沒有酒精含量後,她吃了兩顆荔枝,再檢測顯示她“喝酒”了。過了幾分鍾,又接受檢測,酒精值為零,民警采信了他們的說法,予以放行。
看完就明白了吧,隻要剛吃完不馬上開車就沒事了,過個十幾分鍾就安全了。
除了荔枝,還有蛋黃派、腐乳、酒心巧克力、藿香正氣水、格瓦斯飲料、漱口水也像荔枝一樣,存在酒駕風險。不過這些食物/藥物的“酒勁”來得快也去得快,吃完後過十幾分鍾再開車就安全了。
蛋黃派:測試發現,當人連續吃下兩個蛋黃派之後,酒精含量高達103mg/100ml,遠遠超過標準數據,但隻需幾分鍾便可消散。
腐乳:試驗結果是,雖然吃完後測試的數據有些驚人,但是可以很快散去。
酒心巧克力:單從這個名字就可以肯定這種食物一定含有酒精,但試驗發現,隻要一次不食用太多,就可在8分鍾以內回歸安全數值。
藿香正氣水:藿香正氣水是治療中暑的良藥,進入夏季不少人都會服用。雖然它的測試數據很可怕,不過來得快去得也快。如今藥店有一種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氣含片銷售,即使吃下去也不會檢測出酒精。
漱口水:它的主要組分為香精、表麵活性劑、氟化物、氯化鍶、酒精和水等,因為含有酒精,所以容易被查出酒駕。曾經有人做過調查發現,口含漱口水30秒以上,體內的酒精含量可以高達338毫克,噴完口氣清新劑體內的酒精含量高達141毫克。雖然交警最後會做血液檢測才能確定是否酒駕,漱口水不怕這一招,但還是會給車主帶來很多不便。所以使用這兩種產品時請格外注意,挑選時認真查看物品成分,避免含有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和口氣清新劑。
米酒:米酒終歸是酒,剛吃完的檢測結果可以高達近200mg/100ml,所以要開車的話,最好不要食用這類飲品。
此外,果啤(配料裏有啤酒花)、醉蟹(螺、蝦)、啤酒鴨、酒釀圓子、糟雞(肉)等食物都加了料酒,加得多的話也可能被測出酒駕。含糖量高的蘋果、香蕉、梨等如儲存不當,也會產生酒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