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國郵政報》刊登的讀者來信《讓人失望的日戳》,筆者深有感觸。作為一名郵政職工,每每外出旅遊,總喜歡到當地郵局看看,順便買張風景明信片,蓋個日戳寄回家,留個“到此一遊”的紀念。當時明明是看著營業員加蓋的日戳,日戳字跡也是非常清晰的,但回家看時就不是它了,字跡模糊不說,還這少一塊那少一塊,或日期不清,或地名不明,不由心生遺憾。
對此,筆者曾向蓋戳高手、北京市勞動模範劉玉枝師傅討教,她的解釋頗有道理。據劉師傅分析,一般明信片紙質光滑,蓋戳時愛打滑,因此手腕子的力度把握不好就容易蓋成“雙眼皮”。另外,即使當時蓋清楚了,由於在機器分揀過程中,郵件之間互相摩擦,也會使明信片上的戳跡變淺或模糊。
劉師傅介紹,要想蓋好明信片有三個關鍵,首先是油墨準備,每次發行明信片之前,她都會提前兩三天把油墨上好,到時候油墨似幹非幹,恰到好處,就不會變成“雙眼皮”了;其次就是技術了,蓋郵戳看似簡單,但得使勁蓋,還得用巧力,才能蓋清楚;另外蓋完後一定得晾一下,讓油墨自然風幹後再與其他郵件放在一起。
沒想到,蓋郵戳還有這麼多講究。據筆者分析,河北省阜城縣王海郵電所的日戳模糊,應該不完全是字釘惹的禍,如果真是當地水質有問題的話,劣質油墨罪當其首。